当天,十余位台湾青年走进北京于小菓点心模具博物馆,了解点心模具发展史,体验中式点心制作。
活动中,知名设计师、该博物馆馆长于进江向青年们介绍起馆藏点心模具。其中一枚红龟粿模具吸引了汤雯喻的注意。从事食品行业多年的她向记者介绍,红龟粿是儿时经常吃到的传统民间糕粿食物,流行于闽台,以糯米为坯料,做成乌龟形状,着以红色,寓意团圆吉祥、长命百岁。
聆听专业讲解,汤雯喻对点心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她观察到连理枝纹样在古时点心模具中应用广泛,如今许多点心也印有这种图案,意在祝愿夫妻恩爱;从古至今,点心以圆形居多,正是取自和满、团圆的寓意。这些传统纹样也为台生林家萱带来新灵感,正在北京创业的她打算将团花纹、网格纹等应用在汉服设计上。
台胞林哲生也认为,点心比想象中更具文化性,他感受到小点心蕴含的“大世界”:小小点心并不简单,展现了各地风俗习惯和典型文化。
接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青年们将点心坯料放入木制模具中按压成形,在桌面轻叩模具后将面饼倒出,再加以烘焙,一颗颗印有雄狮、鹿回头、锦鲤等图案的中式点心便做好了。
汤雯喻上手很快,她告诉记者,小时候看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做点心,就是这样敲打模具,“这是深埋记忆中的声音”。她的曾祖母73年前在台湾创立了一家食品公司,常将传统纹样应用在点心制作中,延续至今。
“之前都是吃现成的,这次亲自上手体验,感觉很新奇。”首次制作中式点心,台胞张桂芳连做两枚。从事影视传播行业,点心模具让她联想到影视作品中常见的疤痕妆效,“制作原理是一样的”。
当日活动以“小饼如嚼月”为主题,是今年台盟中央主办的中华传统文化沉浸式体验系列活动的收官之作。9月以来,在京台湾青年体验制作中式香牌、点心,在纪晓岚故居绘制扇面,身穿汉服观赏颐和园秋色,参与者逾40人次。
面包也写作麺包,一种用五谷(一般是麦类)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鸡蛋、油脂、糖、盐等为辅料,加水调制成面团,经过分割、成形、醒发、...
面包也写作麺包,一种用五谷(一般是麦类)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鸡蛋、油脂、糖、盐等为辅料,加水调制成面团,经过分割、成形、醒发、...
面包也写作麺包,一种用五谷(一般是麦类)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鸡蛋、油脂、糖、盐等为辅料,加水调制成面团,经过分割、成形、醒发、...
面包也写作麺包,一种用五谷(一般是麦类)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鸡蛋、油脂、糖、盐等为辅料,加水调制成面团,经过分割、成形、醒发、...
Copyright © 2012-2023 VR彩票·(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经济开发区 备案号:闽ICP备20210111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