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对热狗有多喜爱呢?据调查,在阵亡将士纪念日(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到劳工节(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一)这段时间,美国人就吃掉了大约70亿只热狗。
热狗的香肠也被称为法兰克福熏肠,最初被认为来自德国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镇,但是研究热狗的历史学家认为,香肠文化起源于东欧,但是没有具体的原产地记载。
在来到美国之前,传统的德国香肠是猪肉和牛肉的混合物。而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全牛肉香肠是美国犹太裔的屠夫发明的——因为犹太洁食的饮食习惯,他们是不吃猪肉的。
德国的香肠种类非常丰富,从以牛肉和禽肉为主的巴伐利亚白香肠,到以猪肉为主的德国碎肉香肠,再到肉条状的腌香肠。不过,美国人仅仅采用了一种香肠。
1840年代后期,第一批德国移民带来了香肠。德国人有自己的香肠文化,家里、街上、餐馆里、集市上,只要能想到的地VR彩票方,都能看到他们吃香肠的画面。所以当他们来到美国以后,香肠文化也就开始渗透美国——那个时候纽约的香肠推车成了很多纽约客的最爱美食摊之一。
之前有专门的德国香肠专辑,感兴趣可以看看→德国国民美食:12种最有名的德国香肠,哪款是你的最爱?
1867年,一位来自布鲁克林叫查尔斯·费特曼(Charles Feltman)的面包师开始在康尼岛(Coney Island)上用经过改装的馅饼车出售热狗。
这种以面包夹着香肠的小吃知名度暴涨,仅在第一个夏天,他的手推车就卖出了大约4万只热狗。眼光长远的查尔斯和餐厅以及酒店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且于1873年在康尼岛上创立了一个庞大的度假胜地。
到了1920年代,查尔斯的海洋馆餐厅每年有大约500万的客流量,每天出售大约4万只热狗。而康尼岛也成了纽约市以及周围地区的人们热爱的夏季娱乐基地。
1875年,查尔斯说服展望公园铁路公司总裁安德鲁·卡尔弗(Andrew Culver)开通了一条通往康尼岛的地铁线路,为成千上万的纽约人前往康尼岛提供了更加方便的公共交通。
地铁线路和查尔斯的大型度假胜地的结合让康尼岛变得更加热闹,而作为康尼岛的美食标志,热狗在美国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那个年代还没有专门的切面包机器,所以都是人工切片的,查尔斯当时雇佣了很多切面包师,其中一个就是纳森·汉德维尔克(Nathan Handwerker)。
纳森·汉德维尔克于1916年创立了自己的热狗品牌,就叫“纳森热狗店”,后来纳森热狗成了康尼岛热狗的代名词。后来,纳森热狗发展成了美国著名的快餐连锁店纳森热狗公司(Nathans Famous)。
比如芝加哥风格的热狗在大萧条时期就占据了主导地位,那时候的热狗小摊会提供各种各样的配料,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对方在热狗上,真的是“私人订制”了。素食主义者还可以选择无肉香肠。
热狗的价格各地都大同小异,无论在美国的任何城市,都能找到美味却便宜的热狗。
“热狗”这个名字一开始只是个误会。因为热狗一开始是用细长面包夹着香肠的造型,看起来很像腊肠狗,腊肠狗(dachshund)直译也叫德西臣狗,就把它叫“德西臣面包”。
后来报纸上一副关于热狗的漫画把“dachshund”直接写成了“hot dog”,或许是以讹传讹,或许是觉得太有趣,传播开来以后大家就把它叫成“热狗”了。
当时也有人叫热狗为“红热狗(red hots)”,现在在美国的缅因州和底特律仍旧这样称呼。
面包也写作麺包,一种用五谷(一般是麦类)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鸡蛋、油脂、糖、盐等为辅料,加水调制成面团,经过分割、成形、醒发、...
面包也写作麺包,一种用五谷(一般是麦类)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鸡蛋、油脂、糖、盐等为辅料,加水调制成面团,经过分割、成形、醒发、...
面包也写作麺包,一种用五谷(一般是麦类)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鸡蛋、油脂、糖、盐等为辅料,加水调制成面团,经过分割、成形、醒发、...
面包也写作麺包,一种用五谷(一般是麦类)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鸡蛋、油脂、糖、盐等为辅料,加水调制成面团,经过分割、成形、醒发、...
Copyright © 2012-2023 VR彩票·(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经济开发区 备案号:闽ICP备20210111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