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咨询热线

+86 0000 88888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1000年前VR彩票的糕“重现”上海!全市只有两家店卖→

发布日期:2022-10-04 22:16浏览次数:

  重阳节吃糕的习俗,由汉代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避灾的故事演化而来。但并非所有地区都有高山,人们就用“吃糕”来代替“登高”,用插小旗代替插茱萸。

  上海从来就不缺少糕,不仅有各种应景的重阳糕,还有很多地方特色糕。更有老字号担心传统技艺失传,哪怕工艺繁琐,也要将特定的制糕方式传承下去。

  乔家栅的重阳糕小有名气,原因在于口感软糯但不粘牙,而且口味跟着市场需求,延续传统却不忘调整。比如,消费者不太喜欢甜度高的,就用蒸酥捣烂的赤豆泥取代了糖油炒制的豆沙,既有甜味,又不会过于甜腻;糕面上的红枣、桃仁、瓜仁、松仁等,可以丰富口感。

1000年前VR彩票的糕“重现”上海!全市只有两家店卖→(图1)

  “现在消费者喜欢的还不止一个口味,所以重阳糕的种类也在扩展。很多消费者不仅看中传统的米粉蒸糕,还与绿豆糕、橘红糕、云片糕等搭配成个性化礼盒。”乔家栅相关负责人沈妍说,除了孝敬老人,很多消费者自己也喜欢吃糕,并且要吃“季节限定款”。今年重阳节正逢桂花飘香,乔家栅不仅推出了桂花拉糕,还将它与燕麦桂花拿铁组成初秋桂花套餐,特别受欢迎。糯唧唧的拉糕藏着桂花的甜香,正是秋天的味道。

1000年前VR彩票的糕“重现”上海!全市只有两家店卖→(图2)

  南京东路步行街及周边,各老字号的柜台上同样不缺重阳糕,新雅、沈大成、杏花楼的重阳糕以及各种糕类产品卖得都很不错。新雅、沈大成还有现制现蒸现售款重阳糕,拿到手还是热气腾腾的,尤其受欢迎。

  新雅资深级中国烹饪大师黄任康说,一块软糯香甜,细腻松软的糕,关键之处在于粉的配比,再经过几次淘洗、沥干、饧发、磨粉等工序。每批次的米含水率不一样,只有制糕数十年的老师傅才知道如何微调,因为含水多糕太软,含水少糕太硬。研磨过的粉过筛也是个精细活:太细会导致糕太粘,太粗则粉质感厚重不细腻。老师傅在过筛后,还会手工揉搓,才能制出老少皆宜的细腻松软口感。

1000年前VR彩票的糕“重现”上海!全市只有两家店卖→(图3)

  这两年,为了给重阳节“添色”,新雅也做了创新:一款表面用红曲米粉浆与鸡头米搭配,另一款为黄小米枸杞,下面才是白色的糕体。红白、黄白带着豆沙夹心,颜色漂亮却没有任何添加剂。

1000年前VR彩票的糕“重现”上海!全市只有两家店卖→(图4)

1000年前VR彩票的糕“重现”上海!全市只有两家店卖→(图5)

  新零售品牌同样没有错过重阳糕。在盒马、叮咚等平台上,既有老字号的重阳糕,也有品牌自制的重阳糕和其他各色糕点。

  “目前研发的重点是健康。比如我们自制的五彩重阳糕,全手工制作,以南瓜粉、紫薯粉、甜菜根粉、菠菜粉作为‘五彩’的来源,天然健康。再用坚果和果干点缀,糕体口感香糯绵密,坚果和果干又丰富了口感。”盒马产品研发人员表示,门店售卖重阳糕时也会搭配小红旗,延续“吃糕插旗”的传统。

1000年前VR彩票的糕“重现”上海!全市只有两家店卖→(图6)

  叮咚买菜的研发人员也表示,从消费者建议看,最看重重阳糕的健康和口感。所以,旗下自有品牌良芯匠人今年推出的“手作双拼重阳糕”用松软、不粘牙的米糕做糕底,用玉米粉、麦苗汁等天然材料调色,延续传统的赤豆沙夹心,清甜不腻,口感松软易消化。从这些天的销售情况看,双色重阳糕销量将突破1万份。同时,年轻人喜欢的糕点“果子”在今年重阳节前的销量增长也很明显。“果子”口味更多样,还参考《梦华录》等热门古装剧中的取名方式,有了青提油柑果口味的“撷月果子”、板栗口味的“空山果子”等充满诗情画意的名称,好评度很高。

1000年前VR彩票的糕“重现”上海!全市只有两家店卖→(图7)

1000年前VR彩票的糕“重现”上海!全市只有两家店卖→(图8)

  还有一些上海的糕,虽然没有冠以“重阳”的名目,但因为工艺或口感特别,同样在节日里备受欢迎。

  “整个中心城区,大概只有淮海路上的这两家‘哈尔滨’才有印糕卖。我们的印糕和郊区的不一样,不是蒸出来的,而是用熟粉‘打’出来的。”淮海中路近重庆中路的上海哈尔滨食品厂精品店店长顾英华说,手工印糕很费人工,1个小时只能做100来个,现制现售的口感最好,所以目前仅供应淮海路上两家门店。

1000年前VR彩票的糕“重现”上海!全市只有两家店卖→(图9)

  消费者可以隔着玻璃,目睹“前店后工厂”生产印糕:大师傅精准地量取已经蒸熟的糯米粉、葡萄糖浆、黄油,依次混合、搅拌、揉搓,最后脱模成型。小圆白糕上,印着精致的图案。咬一口,软硬适中,幼滑细腻,有种“入口即化”的感觉。大师傅说,印糕最讲究新鲜,完工后虽能保存几天,但当天品尝时最为细滑爽口,所以老字号拒绝了工厂间的批量生产,坚持现制现售。

  做这块糕,还有哈尔滨的一点“公心”——把冷制印糕的工艺传承下去。原来,这块糕与范仲淹大有渊源。相传范仲淹因家贫,在苏州天平山下咒钵庵栖身,一日三餐吃粥。吃粥不方便,他就想出一个办法:将粥盛在盘里冻结后,把粥划成方块,以糕的形态果腹,取名“白云糕”。之后,范仲淹好友石梅卿找人用糯米粉改良“白云糕”,并用模子印出花样。所以,在苏州、常熟一带,会将这种糕称作“白印糕”。

1000年前VR彩票的糕“重现”上海!全市只有两家店卖→(图10)

1000年前VR彩票的糕“重现”上海!全市只有两家店卖→(图11)

  但在上海,不论是“白云糕”还是“白印糕”都已很少见。市郊虽有不少地区有“印糕”,却类似小块蒸糕,所谓的“印”是指上面印着花纹,工艺与“白云糕”相差很大。哈尔滨食品厂早年曾生产过印糕,此后因产量低放弃了。“近年来梳理产品时,我们觉得有责任把这份美味和工艺延续下去,就恢复了这款产品。”黄浦区非遗项目“哈氏海派糕点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樊海平说,产品上市后,反响很不错,更坚定了哈氏传承的信心,“我们又在原料里添了薄荷、花生,有了多重口味的印糕,满足更多人需求。”

  崇明糕赫赫有名。它原先是岛上农民献给灶神的祈福食品,因选料讲究、甜度适中、清香松口、糯而不粘,逐渐成为岛上特色美食,在长三角声名远扬。

1000年前VR彩票的糕“重现”上海!全市只有两家店卖→(图12)

  松江的叶榭软糕、颛桥地区的桶蒸糕等,都属于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叶榭软糕有方糕、素糕、桂花白糖糕等三个主要品种,松、软、甜、香、肥。如今,一些叶榭软糕还借鉴了活字印刷术,可以组成各种吉利话,适合不同场合。桶蒸糕由大米和糯米混合磨粉制成,用专门的杉木桶作为蒸具,蒸好后呈直径30厘米、厚10多厘米的圆筒形,很契合“节节高”的寓意。

1000年前VR彩票的糕“重现”上海!全市只有两家店卖→(图13)

  七宝方糕也有拥趸。正宗的七宝方糕产于七宝寺,外皮用糯米,内馅则五花八门:芝麻、豆沙、枣泥、赤豆、桂花……它最大的特色是外皮甜糯不粘牙,馅料甜得恰到好处。

1000年前VR彩票的糕“重现”上海!全市只有两家店卖→(图14)

  VR彩票

  在上海市郊,还有一种“焋糕”流传甚广,金山吕巷的白龙糕是焋糕的代表,也是上海市非遗项目。焋,意为装米入甑熏蒸,所以焋糕也称蒸糕。焋糕的主要原料也是糯米和粳米。金山的焋糕多用三乘三、四乘四、五乘五等方方正正的竹制模具,方言称之为“糕正”。在米粉中放入豆沙或枣泥等甜馅料,再用糕粉填平模具。翻面后,揭开上面盖着的模板,糕点就有了精致的外形。

网站地图